張京澤:全面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

日期:2023-01-11  來源:中央民族大學   字號:[ ]

思政課是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的主陣地、主渠道。中央民族大學作為黨創辦的具有紅色基因的大學,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肩負起學習宣傳、研究闡釋、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排頭兵”的光榮使命,率先在全體學生中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并結合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系統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率先開設課程,推動“三進”工作走深走實

高質高效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2020年6月底發布通知,到學校黨委8月底審議通過課程教學方案,從聯系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黨委書記、分管校領導牽頭組建教學團隊,到9月初將教學安排納入課表、組織集體備課,再到10月正式開講第一課,中央民族大學舉全校之力全力以赴,僅用3個多月時間,就在本科生、研究生中全面開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成為全國高校中首批為全體學生開設該課程、首個將該課程排進課表并實施專題教學的高校。2021年3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對學?!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的階段性總結,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為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積累教學經驗、奠定堅實基礎?!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的率先開設和將近三年的實踐探索,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學校進一步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優化“雙師教學模式”,堅持分專業分類多樣化教學,強化集體備課制度,全面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打造高質量思政隊伍,推動“三進”教學相長

強化學懂弄通。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思政課教師帶頭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蘊含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在入腦入心、走深做實上下功夫,努力做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尖兵,是推動“三進”工作的關鍵。學校組建“思政課教師宣講團”,采用“專題式”宣講方式,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關鍵詞進行“人人宣講”和專題宣講,促進思政課教師緊密聯系廣大師生思想和工作學習實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清楚、講明白,讓廣大師生聽得懂、能領會。

強化學深悟透。高質量研究闡釋成果為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2021年學校組織教師在“三報一刊”發表理論文章37篇,數量和質量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21個研究基地中名列前茅。2022年上半年學校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并在總結大會進行經驗交流,得到多方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強化教學轉化。通過組織學習研討、培訓研修、參加教學比賽,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教師學懂弄通、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學校第一時間組織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師生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組織開展周末理論大講堂、專題研修班、宣講報告會,1名教師獲北京高?!巴苿狱h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進一步強化“三進”工作的教學相長。

緊盯大思政課建設,推動“三進”見行見效

推進“三進”主渠道建設。用黨的二十大精神鑄魂育人,要求各門思政課都要有機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確保入腦入心、融會貫通。學校黨委緊盯思政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堅持和加強集體備課,依托教育部全國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分專題、成系列提早安排教學計劃,確保思政課與新時代新要求同頻共振;堅持趁熱打鐵,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學校思政課教學內容,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帶著熱氣”進課堂。

強化大思政課建設。學校將案例教學作為思政課實踐教學重點,編制北京市“12345熱線平臺”案例文本和視頻,通過課內課外結合的方式,有效促進了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高度銜接、有機融合。組織集體學習觀摩全國高?!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學創新中心開設示范課,進行“大思政課”專題研討,統一教學課件、共享教學資源,積極推動“三進”工作見行見效。

大力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和特色,結合各專業的特點,著力推動課程思政建設,深化“三進”工作。注重思政專業課程建設,夯實理論基礎;突出專業課程的思政功能,在春風化雨之中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蓋。

突出鑄牢主線意識,推動“三進”入腦入心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民族領域的集中體現。這一重要思想,系統闡釋了民族工作的戰略地位、歷史方位、工作主線、重要任務、工作格局、規律方法,科學回答了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磅礴力量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內在規律,鮮明地昭示中華民族走向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的光明前景,具有強大的理論引領力、實踐指導力和積極的世界影響力,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學校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原創性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基本原理的科學運用,是對中國民族工作實踐的深刻總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大一統理念的充分體現。學校充分發揮民族高校思政課獨特優勢,在推動 “三進”工作中充分突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和增進共同性的方向,進一步推動“三進”入腦入心,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學校開設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不僅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講授,還充分體現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特點和優勢,重點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同時,配套研發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民族地區生動實踐”教學案例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生動實踐”教學案例,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課程,展示黨和國家民族工作的生動實踐和偉大成就,推動“三進”工作的系統化、常態化和長期化,使“融”的主題和增進共同性的理念深入各族學生內心深處。

多措并舉持續發力,推動“三進”深化深入

進一步加強思政課課程群建設。學校在制定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實施方案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開設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及“四史”、憲法法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為主題的選修課,推動思政課教師在全校本科生中開設“中共黨史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等選擇性必修課,打造具有民大特色的思政課課程群,全面推動“三進”持續深化。

進一步挖掘思政課教師教研潛力。學校將思政課教師教研能力提升與“三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加大思政課教師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培訓力度,并根據疫情防控實際,適時舉辦線上全國性研討會,加強校內外學術交流研討,確保思政課教師將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環節;安排專項經費設置校內黨的二十大精神闡釋和專題教學、科研項目,加大向思政課教師傾斜力度,提升思政課教師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和應用能力。鼓勵思政課教師在已有教研成果基礎上,積極主動全面深刻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使“三進”自覺內化為主動行動。

進一步打造課程團隊和資源。加大思政課教師教學團隊建設力度,提高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團隊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集體備課質量。及時將國家民委重點推廣的“道中華”品牌內容納入教學資源庫,轉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教學內容,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中華文化”課程為先期試點,作為思政課必學內容和公選課必讀書目,在全校營造學習宣傳闡釋“道中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