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教育基地丨青海原子城:不畏艱難 無私奉獻

日期:2021-11-26  來源:民族團結促進司   字號:[ ]

鐘華民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西方霸權主義的核威脅與核訛詐,黨和國家領導人果斷做出了研制兩彈一星、重點突破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的戰略決策,并于19587月在金銀灘草原建設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對外稱青海礦區221廠。

金銀灘草原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約11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350米。草原上世代居住著藏族、漢族、蒙古族等群眾,為了國家建設需要,他們遠離故土、甘居僻壤。成千上萬的科學家、軍人,為了新中國的國防事業,他們隱姓埋名、甚至和家人失去聯系,用熱血和生命,先后研制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

無論是當地的群眾還是科學家、軍人,他們都自覺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個人選擇與祖國需要、個人利益與祖國利益緊密相連,為我國的核工業和國防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凱歌,塑造了大無畏的兩彈一星精神。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兩彈成功的背后,有無數科學家和普通人超乎想象的犧牲和奉獻,他們的名字和事跡值得我們銘記。

錢三強1937年留學法國,師從居里夫婦。1948年,他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毅然回國,一生致力于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和高能物理科學的發展,為中國兩彈的研制乃至原子能事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王淦昌服從研制工作的需要,1961年化名王京,從此隱姓埋名17年。他參與中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研究和組織領導,為中國核武器研制立下了不朽功勛。我愿以身許國,是他一生的寫照。

程開甲核爆炸試驗測試的卓越領導者。1963年,中央部署要在兩年內進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在程開甲的帶領下,全國上下通力合作,用了不到兩年時間,研制出上千臺測試、取樣、控制等各類實驗設備和儀器,圓滿完成第一次核爆炸試驗并成功拿到全部數據。而程開甲在接到任務后,舉家搬遷至羅布泊,一直生活在核試驗基地至1985年,是名副其實的核司令。

郭永懷1953年毅然放棄美國康奈爾大學開出的優厚待遇,攜妻挈女回國,投身力學研究工作。1963年,黨中央將郭永懷派往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1968124日,郭永懷在實驗中發現重要線索,趕回北京匯報的途中因飛機失事犧牲。失事時,他和警衛員將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夾在胸前緊緊抱在一起,用生命保護住了數據。

……

兩彈的研制成功,離不開卓越的科學家隊伍,也離不開千千萬萬默默無名、無私奉獻的普通工作人員和群眾。我們不能忘記的,還有世世代代生活在金銀灘草原上的人們。1958年秋天,金銀灘草原上傳來消息:為了國家建設需要,1700多戶牧民需要搬遷。都說故土難離,誰愿背井離鄉?但不到3天時間,1700多戶牧民全部搬離故土,為新中國的核工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青海原子城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1993年基地退役后移交地方政府,青海省將這里命名為西海鎮,并確定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11月,原子城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原子城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60多年來,它見證了兩彈一星的偉大精神和民族團結的歷史時刻。如今,它依舊鼓舞著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團結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力量。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