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料 > 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走進教育基地丨寧夏六盤山紅軍紀念館: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日期:2021-11-26 來源:民族團結促進司 字號:[ 大 中 小 ]
鐘華民
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
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8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途中,工農紅軍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跨越千山萬水,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篇章,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六盤山精神,就是長征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1935年10月初,毛澤東、周恩來等同志率領中央紅軍翻越六盤山,經過西吉、海原、隆德、固原等地,到達陜北。六盤山是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海拔近3000米,峰高川多,山道陡窄險峻。在翻越六盤山時,毛澤東豪情滿懷,寫下了著名詩篇《清平樂·六盤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六盤山從此名揚四海。
六盤山下的西吉將臺堡、單家集,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會師紀念地,融匯著“回漢兄弟親如一家”的革命感情。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6月10日在寧夏考察工作時強調:“一九三五年毛主席率領紅軍轉戰寧夏,留下了‘單家集夜話’的紅色佳話。一九三六年紅一、二方面軍在將臺堡勝利會師。紅軍長征在寧夏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紅色記憶。”
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紅軍三過單家集,毛澤東、張聞天等中央領導人在單家集陜義堂清真寺住宿。1935年10月5日,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中央紅軍)一縱隊到達興隆鎮、單家集一帶,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隨一縱隊行動,宿營于單家集,并參觀了清真寺。當晚,毛澤東就住在回族農民拜文海的家中。拜文海聽說毛主席睡不慣北方的土炕,當即卸下兩塊門板墊在炕上。當晚,毛主席還與阿訇馬德海促膝長談。毛主席盤腿坐在土炕上,一邊喝著蓋碗茶,一邊向馬阿訇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馬阿訇向毛澤東介紹當地風土人情,兩人談得十分投機,屋內時不時傳出爽朗開懷的笑聲,留下了“單家集夜話”的佳話,并被載入史冊。
1936年10月9日,紅一、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而此時的紅二方面軍,已在9月中旬連克甘肅省東南部的成縣、康縣、徽縣、兩當,并于10月迅速向北轉移。
10月21日,紅二方面軍進入今西吉縣境內。22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和二軍團抵達將臺堡,同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次日,紅二方面軍六軍團同紅一軍團一師在興隆鎮會師,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至此勝利結束。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2005年11月被列為全國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被命名為第四批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2019年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六盤山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激勵著六盤山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鼓舞著中華兒女在新時代浪潮中不畏艱難、自強不息,頑強拼搏、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