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臨滄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
日期:2023-10-27 來源:云南省民宗委 字號:[ 大 中 小 ]
臨滄市進一步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以“三個聚焦”有效推動“三個體系”進一步升級,打造新時代臨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有效推動臨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主線、凝聚共識,推動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思想體系進一步升級
為鞏固提升創建成果,打造臨滄升級版,制定出臺《臨滄市全域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的實施意見》,創新推出“1122”創建工作思路,明確通過全力實施“七大工程”,實現“411”創建目標,全面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檔升級。各縣(區)各部門扎實高效推動創建工作取得實效,努力將臨滄建設成為“建設好美麗家園”的富邊示范區、“維護好民族團結”的睦邊示范廊、“守護好神圣國土”的固邊示范帶。
二、聚焦載體、突出創新,推動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實踐體系進一步升級
一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強化宣教凝心鑄魂,深入開展“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心向北京,擁護核心”“三個心向”主題教育,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列入各類教育體系,用好用活“收信人宣講團”等各類力量進行宣講。二是實施好“枝繁干壯”工程,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樹立和突出國旗、國歌、國徽等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充分挖掘中華歷史文化素材,講好“班洪抗英”等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唱響“四個與共”,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中打造“臨滄品牌”。三是創新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實施“石榴紅”工程,開列項目清單、整合資源、調動力量、形成長效機制;全面推進“三項計劃”,賡續臨滄各民族抵御外辱、水乳交融、團結和睦的優良傳統,推動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實現空間、經濟、文化、社會、心理等全方位嵌入發展。四是有效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圍繞全省開展邊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1336”工作措施,著力把邊境三縣創建工作打造成云南的亮點、全國的示范;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為全省提供“臨滄經驗”;高效實施“十百千萬”示范引領建設工程、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五是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落實“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守邊、穩邊機制,扛實“五級書記”抓邊防、“五級段長”制,堅持把民族事務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聚焦實效、把準要求,推動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方法體系進一步升級
一是加強思想引領。將創建工作與主題教育緊密結合,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容學習宣傳;把民族團結有機融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業務工作,充分發揮民主黨派、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政治協商職能,積極對黨的民族工作建言獻策;充分發揮人民團體宣傳、協助執行和傳達闡釋黨的民族政策力量,維護各族群眾權益。二是大興調研之風,不斷推進創建實踐。以全市統戰系統“四強”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臨滄邊疆中國式現代化‘三好’精神的實踐與探索”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臨滄實踐”等調研,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三是選樹示范典型,不斷打造典型亮點。堅持典型引路法,圍繞“1122”工作措施,重點打造滄源省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中心,由雙江縣牽頭開展茶葉主產區創建示范帶,鎮康縣牽頭開展邊境創建示范帶,云縣牽頭開展瀾滄江沿線創建聯盟以及耿馬縣牽頭開展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沿線創建聯盟等品牌工作,推動全市創建工作整體提升。四是用好測評指標,推動提質增效。充分發揮新測評指標的“指揮棒”作用,與時俱進補短板、強弱項、促工作,以國家、省級新指標體系為指引,創建一批經得起指標考評、實踐檢驗和廣泛認可的示范,目前,全市共有669個單位被命名為國家、省、市三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