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堅持“五個強化”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日期:2023-10-27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民宗委 字號:[ 大 中 小 ]
河池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五個強化”,突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推動全市民族工作同心同向、同頻共振。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民族工作全過程,自覺履行守護民族團結生命線的政治責任,堅持“第一議題”制度,開展黨員領導干部全員培訓,常態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結合河池實際,出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動新時代河池市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具體化國家示范創建測評指標,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充分發揮市民族工作委員會統籌協調優勢,推動民族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二是強化文化傳承,推動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依托全市豐富的紅色資源,推動各級黨校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課程,講好紅色故事。大力拓展網絡空間,舉辦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有獎競答等。積極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教育基地、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同心文化廣場等宣傳教育實體化平臺,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學校。積極推動各縣(區)開展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和各民族傳統節慶活動,舉辦銅鼓山歌藝術節、劉三姐文化旅游節等品牌節慶活動,不斷強化文化浸潤,增進文化認同。
三是強化示范培育,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遍地開花、亮點紛呈。通過開展互觀互檢活動,加強對縣(區)、市直單位創建工作的指導,不斷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全域創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質擴面。探索推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黨建”“+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社會治理”等共建模式,構建“一行業一特色”、“一領域一特點”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格局。
四是強化民生福祉,推動各民族和衷共濟、共同發展。在廣西率先建設綠色發展先行試驗區,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崛起的跨越發展新路子,努力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交通強市戰略,全市管養公路里程由2012年的1.2萬公里增長到2022年的1.83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82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車的目標。
五是強化“三交”互嵌,推動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依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少年教育實踐基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學生社團等宣傳教育主陣地,推動各民族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通過勞務互助、就業互補、產業共贏、文化共享、環境共建等途徑,為各族群眾創造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建、共享的互嵌式社會條件。依托河池文化資源優勢,將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景區、景點,打造一批品質化、特色化、定制化,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旅游產品和精品路線。